MBR膜的過濾原理
一般認為,超濾是一種篩分過程,超濾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含有大、小分子溶質的溶液流過超濾膜表面時,溶劑和小分子物質(如無機鹽類)透過膜,作為透過液被收集起來;而大分子溶質(如有機膠體)則被膜截留而作為濃縮液被回收。
在超濾中,超濾膜對溶質的分離過程主要有:
(1)在膜表面及孔內吸附(一次吸附);
(2)在孔內停留而被除去(阻塞);
(3)超濾膜的機械截留(篩分)。
超濾膜選擇性表面層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狀的孔,它的分離機理主要是靠物理篩分作用。原料液中的溶劑和小的溶質粒子從高壓料液側透過膜到低壓側,一般稱濾液,而大分子及微粒組分被膜截留。實際應用中發現,膜表面的化學特性對大分子溶質的截留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考慮超濾膜的截留性能時,必須兼顧膜表面的化學特性。
污水生物脫氮處理工藝
生物脫氮工藝是一個包括硝化和反硝化過程的單級或多級活性污泥法系統。從完成生物硝化的反應器來看,脫氮工藝可分為微生物懸浮生長型(活性污泥法及其變型)和微生物附著生長型(生物膜反應器)兩大類。
多級活性污泥法系統具有多級污泥回流系統,是傳統的生物脫氮方法,即將硝化和反硝化分別單獨進行的工藝系統。而單級活性污泥法系統則是設法將含碳有機物的氧化、硝化和反硝化在一個活性污泥法系統中實現,并且只有一個沉淀池。
單級活性污泥脫氮系統典型的特征是只有一個沉淀池,即只有一個污泥回流系統。單級活性污泥脫氮系統的代表方法是缺氧/好氧(A/O)工藝和四段Bardenpho工藝(A/O/A/O),其他方法還有厭氧/缺氧/好氧(A2/O)工藝、Phoredox(五段Bardenpho)工藝、UCT工藝等;另外氧化溝、SBR法、循環活性污泥法等通過調整運行方式而具有脫氮功能的工藝也可歸屬為單級活性污泥脫氮系統。其中A2/O工藝、四段Bardenpho工藝、Phoredox工藝、UTC工藝等同事具有除磷和脫氮的功能。
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突飛猛進,整體發展處于快速成長期,主要表現在污水處理能力迅速擴張、污水處理率穩步提高、污水處理量快速增長等方面。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262萬立方米,比2009年末增長13.4%,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6.9%。截至2011年9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3077座,處理能力達到1.36億立方米/日。
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動了環保產業發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將不低于90%,我國污水處理業務市場空間廣闊。此外,國家鼓勵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也將對污水深度處理業務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國污水處理建設的嚴峻形勢,縣城和建制鎮污水處理率較低的現狀,為污水處理市場的建設、運營投資均帶來巨大投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