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出水效果的因素:
1、水力停留時間(t)
反硝化t小于2h,硝化t大于6h,當硝化水力停留時間與反硝化水力停留時間為3:1時,氨氮去除率達到70%~80%,否則去除率下降。
2、有機物濃度與DO
進入硝化好氧池中BOD5小于80mg/L;硝化好氧池中DO大于2mg/L。
3、BOD5/NOx-N值
反硝化缺氧池污水中溶解氧性的BOD5/NOx-N值應大于4,以保證反硝化過程中有充足的有機碳源:
4、混合液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不僅影響脫氮效率,而且影響動力消耗?;旌弦夯亓鞅葘γ摰实挠绊懸姳?-1.從表中可以看出,RN≤50%,脫氮效率ηN很低:RN小于200%,ηN歲RN的上升而顯著上升,當RN>200%后ηN上升比緩慢,一般內回流比控制在200%~400%。
表1-1 混合液回流比對脫氮效率的影響
RN/% |
5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900 |
脫氮效率ηN/% |
33.3 | 50 | 66.7 | 75 | 80 | 83.3 | 85 | 87.5 | 88.8 | 90 |
污泥濃度一般要求大于3000mg/L,否則脫氮效率下降。
6、污泥齡(θc)
污泥齡應達到15d以上。
7、硝化段的污泥有機負荷率
硝化段的污泥有機負荷率要小于0.18kgBOD5/(kgMLSS·d);硝化段的TKN/MLSS負荷率小于0.05kgTKN/(kgMLSS·d)。
8、溫度與PH
硝化舒適的溫度20~30℃、反硝化適宜的溫度20~40℃;硝化適宜PH=8~8.4、反硝化適宜PH值為6.5~7.5。
9、原污水總氮濃度TN
原污水總氮濃度TN<30mg/L。
土地處理系統污水凈化的原理
土地處理系統對污水凈化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毛細管、虹吸等物理化學吸附過程。通過土壤的毛細管及表面張力原理,將水與污染物質的膠體部分、溶解部分分離開來,土壤顆粒間的空隙能截留、濾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及膠體物質,起到滲透作用;土壤顆粒則吸附溶解性污染物存留與土壤中。
(2)微生物代謝和有機物的分解過程。土壤或土壤處理系統填料中附生的微生物能對污水中的懸浮固體、膠性體、溶解性污染物進行生物降解,并利用污水中有機物作為營養物質,進行新陳代謝。
(3)植物的凈化吸收過程。土地滲濾處理單元表面的草坪、花卉或樹叢等植物,其根系生長入系統或填料內部后,因植物生長的需要而對污水中的氮、磷進行吸收作用,可達到降低污水中養分濃度的目的。
溶解氧與微生物的關系
溶解在水體中的氧被稱為溶解氧(DO)。水體中的生物與好氧微生物,它們所賴以生存的氧氣就是溶解氧。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給充足的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在3mg/L為宜,zui低不應低于2mg/L;兼氧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2.0mg/L之間;而厭氧為微生物要求溶解氧的范圍在0.2mg/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