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濾、超濾對設計水質的要求
微濾、超濾系統進水應符合表1-2的規定。進水水質超過表中的規定限制時,需加強預處理工藝。
表1-2 微濾、超濾系統進水要求
項目 | 濁度 | SS | COD |
PH |
限值 | ≤5 | ≤20 | ≤50 | 2~10 |
預處理的方法有:
(1)去除懸浮固體
①原水懸浮物、膠體物質<50mg/L時,可直接采用介質過濾或在管道加入絮凝劑。
②原水懸浮物、膠體物質>50mg/L時,應采用混凝沉淀+過濾的預處理工藝;絮凝劑宜用堿式氯化鋁(PAC),不宜用聚bing烯酰胺(PAM)、三氯化鐵(FeCl3·6H2O)。
③濁度小于70NTU的原水,適宜于采用多介質過濾出去顆粒、懸浮物和膠體。
④微濾/超濾之前應安裝精度為10μm的濾芯過濾器。
(2)去除微生物
在混凝沉淀之前投加氧化劑如次氯suan鈉(NaClO)
(3)去除氧化劑
采用活性炭吸附或在精密過濾器之前添加還原劑亞硫suan氫鈉(NaHSO3);當原水中油脂較多時,應先破乳,除去浮油,再按常規程序處理。
藥劑調制設備的要求
(1)溶解池及溶液池底坡度不小于0.02,池底應有排渣管,池壁須設超高,用來防止攪拌溶液溢出。
(2)溶解池及溶液池內壁需進行防腐處理。一般內壁涂襯環氧玻璃鋼、輝綠巖、耐酸膠體、瓷磚或聚lv乙烯板等,當所有藥劑腐蝕性不太強時,也可采用耐酸水泥砂漿。當采用三氯化鐵時,不宜采用聚lv乙烯等遇熱會引起軟化變形的材料。
(3)投藥量較小時,可在溶液池上部設置淋浴斗代替溶藥池,使用時將藥劑置于淋浴斗中,經水力沖溶后的藥劑溶液流入溶液池。
(4)溶液池可高架式設置,以便能重力投加藥劑。池周圍應有工作臺,在池內gao工作水位處宜設溢流裝置。
(5)投藥量較小的溶液池,可與溶解池合并為一個池子。
(6)聚bing烯酰胺溶液池必須設攪拌裝置,攪拌轉速一般為10~15r/min。
活性污泥解體的原因和對策
處理水水質渾濁、污泥絮凝體微細化、處理效果變壞等是污泥解體的現象。導致這種異?,F象的原因可能是運行中的問題,也可能由于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質。
運行不當,如曝氣過量,會使活性污泥的生長平衡遭到破壞,使微生物量減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體一部分變致密,另一部分則成為不易沉淀的羽狀污泥,處理水水質渾濁,SVI值降低。如果是運行方面的問題,應對污水量,回流污泥量和排泥狀態以及SV、MLSS、DO等多項指標進行檢查,加以調整。
當污水中存在有毒物質時,微生物會受到抑制或傷害,降解功能下降或完全停止,從而使污泥失去活性而解體。當確定是進水有有毒物質混入時,可采取減少進水量或增大系統的污泥濃度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