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面積,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內之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膜生物反應器系統內活性污泥(MLSS)濃度可提升至8000~10,000mg/L,甚至更高;污泥齡(SRT)可延長至30天以上。膜生物反應器因其有效的截留作用,可保留世代周期較長的微生物,可實現對污水深度凈化,同時硝化菌在系統內能充分繁殖,其硝化效果明顯,對深度除磷脫氮提供可能。
工藝說明:
MBR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法的高效結合,其起源是用膜分離技術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這種工藝不僅有效地達到了泥水分離的目的,而且具有污水三級處理傳統工藝不可比ni的優點:
1、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其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的沉淀池,出水水質良好,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實現了污水資源化。
2、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應器內,實現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RT)的完全分離,運行控制靈活穩定。
3、由于MBR將傳統污水處理的曝氣池與二沉池合二為一,并取代了三級處理的全部工藝設施,因此可大幅減少占地面積,節省土建投資。
4、利于硝化xijun的截留和繁殖,系統硝化。通過運行方式的改變亦可有脫氨和除磷功能。
5、由于泥齡可以非常長,從而大大提高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
6、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泥齡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極低,由于泥齡可無限長,理論上可實現零污泥排放。
7、系統實現PLC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MBR膜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由于MBR在污水處理中具有出水水質優異、操作運行簡單、污泥產率低、占地面積小等特點,使其應用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MBR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造紙難降解有機廢水、垃圾滲濾液、毛紡印染廢水、高濃度氨氮廢水、生活污水及深度處理與回用等領域。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工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它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省掉二沉池?;钚晕勰酀舛纫虼舜蟠筇岣?,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可以分別控制,而難降解的物質在反應器中不斷反應、降解。因此,膜—生物反應器工藝通過膜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生物反應器的功能,與傳統的生物處理方法相比,具有生化,抗負荷沖擊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占地面積小,排泥周期長,易實現自動控制等優點,是目前有前途的廢水處理新技術之一。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日本、法國、加拿大等國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與應用。
新一代進口PVDF膜,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又做了以下改進:
1、采用復合高聚材料,使膜具有表面非極性、親水、柔韌、高彈等特點;
2、數倍增加膜的機械強度,徹底杜絕膜運行與維護中斷絲現象的發生;
3、采用膜微孔表面平滑技術,使PVDF膜具備抗污染性能,也造就了極為顯著的清洗效果;
4、微孔均勻度與成孔率的大幅提高,為客戶節省了大量的設備投入成本。
MBR膜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優點:
·出水水質穩定
·耐沖擊負荷
·剩余污泥產量少
·占地面積小
·可有效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使用壽命長:PE膜5年,PVDF、PTFE膜8年以上
·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
微濾、超濾對設計水質的要求
微濾、超濾系統進水應符合表1-2的規定。進水水質超過表中的規定限制時,需加強預處理工藝。
表1-2 微濾、超濾系統進水要求
項目 | 濁度 | SS | COD |
PH |
限值 | ≤5 | ≤20 | ≤50 | 2~10 |
預處理的方法有:
(1)去除懸浮固體
①原水懸浮物、膠體物質<50mg/L時,可直接采用介質過濾或在管道加入絮凝劑。
②原水懸浮物、膠體物質>50mg/L時,應采用混凝沉淀+過濾的預處理工藝;絮凝劑宜用堿式氯化鋁(PAC),不宜用聚bing烯酰胺(PAM)、三氯化鐵(FeCl3·6H2O)。
③濁度小于70NTU的原水,適宜于采用多介質過濾出去顆粒、懸浮物和膠體。
④微濾/超濾之前應安裝精度為10μm的濾芯過濾器。
(2)去除微生物
在混凝沉淀之前投加氧化劑如次氯suan鈉(NaClO)
(3)去除氧化劑
采用活性炭吸附或在精密過濾器之前添加還原劑亞硫suan氫鈉(NaHSO3);當原水中油脂較多時,應先破乳,除去浮油,再按常規程序處理。
污水生物除磷處理
污水生物除磷包括厭氧釋磷和好氧攝磷兩個過程,因此污水生物除磷的工藝流程由厭氧段和好氧段兩部分組成。按照磷的終去除方式和構筑物的組成,除磷工藝流程可分為主流程除磷工藝和側流程除磷工藝兩類。
主流程除磷工藝的厭氧段在處理污水的水流方向上,磷的終去除通過剩余污泥排放,其代表方法是厭氧/好氧(A/O)工藝,其他方法如厭氧/缺氧/好氧(A2/O)工藝、Phoerdox工藝(五段Bardenpho工藝,A2/O/A/O)、UCT工藝以及其改進工藝、SBR法、氧化溝等,都是經過厭氧、好氧過程和排除剩余污泥來實現除磷。
測流程除磷工藝的厭氧段不在處理污水的水流方向上,,而是在回流污泥的測流上,具體方法是將部分含磷回流污泥分流到厭氧段釋放磷,再用石灰沉淀去除富磷上清液中的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