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化學指標
化學指標是指表示有關污水化學性質方面的指標?;瘜W指標包括以下幾個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
指用化學氧化劑(我國法定用重ge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瘜W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
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生物分解時所需要的氧量成為生化需氧量(mg/L),用BOD表示。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COD>BOD5。BOD5/COD大于0.3時,可認為適宜采用生化處理。
(3)總需氧量(TOD)
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N、O、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2、H2O、NO、SO2等,此時需氧量成為總需氧量(TOD)。
(4)總有機碳(TOC)
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5)總氮(TN)、凱氏氮(TKN)
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xiao酸鹽氮、硝xiao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成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6)總磷(TP)
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7)溶解氧(DO)。
(8)PH值。
(9)重金屬
微濾、超濾對設計水質的要求
微濾、超濾系統進水應符合表1-2的規定。進水水質超過表中的規定限制時,需加強預處理工藝。
表1-2 微濾、超濾系統進水要求
項目 | 濁度 | SS | COD |
PH |
限值 | ≤5 | ≤20 | ≤50 | 2~10 |
預處理的方法有:
(1)去除懸浮固體
①原水懸浮物、膠體物質<50mg/L時,可直接采用介質過濾或在管道加入絮凝劑。
②原水懸浮物、膠體物質>50mg/L時,應采用混凝沉淀+過濾的預處理工藝;絮凝劑宜用堿式氯化鋁(PAC),不宜用聚bing烯酰胺(PAM)、三氯化鐵(FeCl3·6H2O)。
③濁度小于70NTU的原水,適宜于采用多介質過濾出去顆粒、懸浮物和膠體。
④微濾/超濾之前應安裝精度為10μm的濾芯過濾器。
(2)去除微生物
在混凝沉淀之前投加氧化劑如次氯suan鈉(NaClO)
(3)去除氧化劑
采用活性炭吸附或在精密過濾器之前添加還原劑亞硫suan氫鈉(NaHSO3);當原水中油脂較多時,應先破乳,除去浮油,再按常規程序處理。
本產品配設的集成式中央控制系統,具有良好的人機操作界面,可實現自動、手動運行。在自動運行狀態下,消毒系統和污水提升系統可實現無縫銜接,同步運行,實現進水和搞級氧化反應的連續運行。日常條件下,可通過設備配套遙控器上鍵方便的實現設備的運行和停止操作,而無需前往設備放置處,高效,便捷省力。在特殊情況下,可選用手動控制模式,實現進水和消毒的分步操作。
小區污水處理設備